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春慈的博客

曾经的牧羊人 后来的粮食人 曾经的会计老师 现在的退休人

 
 
 

日志

 
 
关于我

1947.2.2生于南京户部街 1954---1966南京户部街小学、十五中、三中上学1968.10.21去内蒙鄂尔多斯插队 1986年回调南京

(原创)下关印象  

2017-11-24 20:52:25|  分类: 古老的南京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原创)我的下关印象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下关大马路,是南京江边的一条路,历史可以追溯到1840年,清政府被迫在南京下关江面英舰汉华丽号签订了不平等的《江宁条约》(也称《南京条约》或《白门条约》)。到了1858年,清政府又被迫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该条约指名索要“江南之江宁(今南京)……准令通商无异。”至此,南京被辟为通商口岸。
         1895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南京上任,他主持修筑了码头至城内的马路。这就是“大马路”地名的由来。上世纪初,随着下关开埠,水陆码头作用越来越大,而兴起的这条街道上,大批民国建筑拔地而起。 八六年我从内蒙调回南京时,曾经在这里的南京粮油议购议销公司工作,后来又与下关粮库合并,所以对这条马路留下很多念想。
         那时下关火车站,长江四号客运站都在附近,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记得我曾经除夕夜在单位值班,只有那时这条街才安静下来。如今早已物是人非,连下关粮库也已撤迁,只留下一片废墟。四号码头候船厅现在成了下关历史陈列馆。这是大马路上抗战时日本鬼子狂轰滥炸留下的罪证:
(原创)我的下关印象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我的下关印象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我的下关印象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我的下关印象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我的下关印象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我的下关印象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我的下关印象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我的下关印象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我的下关印象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我的下关印象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我的下关印象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这是大马路上抗战时日本鬼子狂轰滥炸留下的罪证:
(原创)下关印象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下关印象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84)| 评论(1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