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春慈的博客

曾经的牧羊人 后来的粮食人 曾经的会计老师 现在的退休人

 
 
 

日志

 
 
关于我

1947.2.2生于南京户部街 1954---1966南京户部街小学、十五中、三中上学1968.10.21去内蒙鄂尔多斯插队 1986年回调南京

(原创)游报恩寺遗址(下)  

2017-02-27 20:46:35|  分类: 古老的南京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原创)游报恩寺遗址(下)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遗址公园中备受瞩目的琉璃宝塔并未按照历史原样复建,而是以轻质钢架玻璃保护塔的形式重现,在完整保护遗址的前提下赋予其象征意义与内涵,留给每个人对于这已逝的宏构和盛景无限的想象。
       关于古代文明遗址的保护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我感觉现在的塔,不符合习惯的中国塔的造型,更离曾经屹立在此的报恩寺琉璃塔相去甚远。据史载:明朝永乐十年 (1412年) ,朱棣敕工部于原址重建:“依大内图武,造九级五色琉璃塔,曰第一塔,寺曰大报恩寺”,方才兴建这座塔。        大报恩寺塔的修造,期初由郑和等人担任监工官。当时郑和正率领下西洋船队多次远洋海外,因而对工程难以全力监管。为此,宣德三年(1428年) ,明宣宗朱瞻基特下御敕,要已回国任南京守备的郑和“用心提督”,限期完工。

  建造大报恩寺塔花了整整19年功夫,耗银248万余两,动用了囚犯、工匠和士兵达10万人。竣工以后,郑和还特地从海外带回了“五谷树”、“婆罗树”等奇花异木种植在寺内。 大报恩寺塔这一中国历史上举世无双的琉璃宝塔在金陵城外雄峙了四百多年,直到1856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只剩下一塔顶盘和若干琉璃瓦构件。如今只有从明代诗人的作品中可以遥想当年报恩寺塔的风华。如黄之隽的《登报恩寺塔绝顶》写登临大报恩寺塔所见,该塔高一百余米,比如今南京大多数高层建筑都要高,诗中所写“到眼无埃土益,苍茫入素秋。万家斜照外,千古大江流”的情景和当代南京人登上金鹰、商茂看到的景象是一样的。

 
(原创)游报恩寺遗址(下)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游报恩寺遗址(下)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游报恩寺遗址(下)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游报恩寺遗址(下)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游报恩寺遗址(下)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游报恩寺遗址(下)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游报恩寺遗址(下)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游报恩寺遗址(下)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游报恩寺遗址(下)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游报恩寺遗址(下)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游报恩寺遗址(下)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游报恩寺遗址(下)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游报恩寺遗址(下)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原创)游报恩寺遗址(下) - 春慈 - 春慈的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86)| 评论(1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